工行徐州睢宁支行大力进行反诈宣传 守护数字人民币安全

来源:淮海财经 • 2025年09月12日 14:14:45

   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和应用,其便捷性与安全性受到群众广泛关注。一直以来,工行徐州睢宁支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普及反诈知识,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升公众防范意识。下面是一些常见诈骗类型,请广大人民群众引起注意。

   (一)诱骗用户下载仿冒数字人民币App

   不法分子借助微信、QQ等社交软件群组,视频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通过冒充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银行或电商物流平台客服人员等方式,以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数字人民币试点发行,预约登记即可领取体验金”等名目,诱导用户下载并安装仿冒数字人民币App。仿冒App 通常会盗用正版App的图标、背景图以及宣传语,营造出“官方App”的假象。用户一旦下载仿冒App,便将面临个人信息泄露、资金被盗取等风险。

   (二)诱骗用户泄露个人敏感信息、配合操作转账

   1.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银行或电商物流平台客服人员、短视频平台客服人员,通过电话、短信、社交软件等方式,利用“查案”“修复征信”“退款”“机票退改签”“会员自动扣费”等话术博取信任,以“账户冻结”“影响征信”等话术施加心理压力,要求用户打开屏幕共享、远程控制或无障碍功能,诱使用户泄露身份信息、支付密码、验证码、银行卡号等个人敏感信息,诱骗用户向指定账户转账或直接远程操纵用户账户或钱包,造成用户资金损失。

   2.不法分子借助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渠道,以“刷单完成任务获高额返利”为诱饵,诱骗用户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并向陌生账户转账,造成用户资金损失。

   3.不法分子利用儿童青少年防范意识不强、心智尚不成熟等特点,以“出售低价游戏账号”“赠送游戏道具”“充值操作涉及洗钱犯罪”等名义,诱骗、恐吓少年儿童按其指示操作父母手机,向不法分子提供父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短信验证码、银行卡号等信息,并配合完成数字人民币钱包开通和转账,造成家庭资金损失。不法分子在诈骗完成后往往还会指示被骗少年儿童删除短信或提醒信息,拖延家长发现问题的时间。

   (三)诱骗用户出借数字人民币钱包

   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渠道发布购买或租用银行卡、数字人民币钱包等相关信息,或伪造红头文件和所谓的官方宣传材料吸引用户,以“高额回报”“投资获利案例”作为诱饵,引导用户自行开立并升级数字人民币钱包,甚至批量组织用户至银行网点开立数字人民币一类钱包,再要求用户向不法分子出借或售出钱包,最终通过这些钱包实施电信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四)诱骗用户陷入虚假推广骗局

   不法分子打着“数字人民币推广有偿招募”旗号,利用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渠道,以“高额回报”“兑换贴息”等话术为诱饵,通过发展下线、层级分佣等方式,构建传销诈骗网络。受害者一旦加入,不仅可能损失资金,还可能陷入更深的诈骗陷阱中。

   (五)诱骗用户参与虚假网络投资理财

   不法分子假借数字人民币名义虚设“数字货币投资平台”“数字货币交易所”或“共同富裕红利版”等项目,利用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渠道,宣传可投资交易数字人民币获取高额回报,吸引用户参与。一旦受害者投入资金,诈骗分子便会卷款消失。